大学生逃课,“逃”掉了什么

发布日期:2011-12-08 11:06:41.0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作者:jsj

 

在当今大学校园里,逃课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一部分大学生追捧的新时尚。像逃课三十六计这样的帖子在网上层出不穷,有些准大一新生还未迈进大学校园就被这类热帖吸引,纷纷赶来拜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宏波这样感叹:我在网上看到大学不逃课,人生不完整这样的话也觉得好笑,可我没想到,竟真的有学生把这个当作人生信条。

  “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

  将近九点,记者在北二外看到一名学生从教学楼走出,询问得知,这是一名新闻系大二学生,趁着课间逃回宿舍补觉。这名学生的逃课行为绝不是个例。记者随机调查发现,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已成为逃客的逃课潜规则,专业课、小班课逃课比例相对较低,逃课学生通常不会超过总人数的10%,而公共课和选修课,逃课学生比例能达30%,有的甚至会达50%以上。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系的两名大三学生在解释逃课原因时说:很多科目的考试很容易通过,只要在期末考试前画一画重点,背一背,即使平时不去上课对成绩的影响也很小。一位中文系大四同学形象地说你逃或者不逃课,分数就在那里,不增不减。逃课不影响成绩,这是逃客逃课最主要的原因。

  没意思是在校学生说起逃课原因时使用的另一个高频词。内容枯燥,课程实用性不强,理论艰涩难懂,老师讲课敷衍,课堂气氛沉闷是高校学生对没意思的解释。

  一位王姓学生不无委屈地对记者讲:我们大四了,就业压力太大!要准备各类考试又要找工作,不逃课,我们哪有时间啊!每一名逃客都有五花八门的理由支持他们逃课,甚至有学生表示逃课不需要理由,从座位上消失就好了!

据记者调查,大学生用逃课时间做得最多的事是游戏、上网和睡觉,真正将逃课时间用于工作和学习的微乎其微。对逃客来说,他们很享受自己的生活状态,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直率地告诉记者: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我逃的是课,更是疲惫与束缚。
 

  老师很忧虑,后果很严重

  对于由来已久的逃学热,高校教师们大为头疼。当记者提及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教师们都是忧从中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系主任李崇智告诉记者: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完全不一样,老师只是起辅助作用,根本还在于学生的自我觉悟。当务之急是要向他们敲响警钟,使他们认识到逃课带来的严重后果,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什么。

  那么,大学生逃课究竟掉了什么?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系王林老师说:逃课势必会导致成绩下降,甚至挂科、补考。不仅耽误时间,还会影响学分,甚至可能拿不到学位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马保民老师坦言:当前的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缺陷,更多偏重科研。老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找到乐趣和人生价值,自然而然会选择教课之外的发展。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学生更不愿意上课,形成恶性循环。

  很多老师认为,逃课现象严重一定会对学校管理制度的执行产生障碍,影响校风,使学校名誉受损,不利于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在整体质量上的提高。比起逃课对老师、学校的影响,老师们更担心学生的未来。高校扩招,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下降的趋势。老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通过听课得道、获业、明智。可是,现在一些学生的重心根本不在学习上。尤其是近几年,学生逃课现象较普遍,真让人为这些孩子们担忧。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讯工程学院的刘老师无奈地对记者表达了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李宏波副院长告诉记者:学生逃课的想法是不成熟的,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逃课看似是一件小事,实际上能引发一个连锁反应。大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影响深远。频繁逃课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怎么能保证以后的工作质量呢?再者,学习能力是每一个学生在大学阶段需要培养和领悟的能力,学生如果经常逃课就不能完成自身学习能力的升华,今后进入社会发展也会有困难。以我教过的学生为例,认真上课的学生未来发展状况还是相对更稳定、更卓越。

    回来吧,逃客

  李宏波一再强调:逃课现象可以说已经成了教育体系上的一个漏洞,如果不及时修补,迟早会对中国的教育产生重大冲击。学生都不上课怎么谈得上受过高等教育呢?所谓上学成了在校园里混日子,那中国高素质的人才从何而来呢?逃课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

  记者了解到,各高校都已经在想方设法改善现状,大学生每个学期学业成绩的取得不再像高中一样一考定江山,以北二外为例,学业成绩的40%由期末考试成绩决定,30%取决于期中成绩,还有另外的30%是以平时成绩为依据,所谓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表现与出勤情况等。李崇智说:现在学生逃课已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绩了,学校的制度还可以更严格些。老师一定要负起责任,在课堂上多进行小测验、演讲、辩论等互动性强的活动,这对督促学生进教室上课还是很有成效的。

  王林老师认为,家长也要适当配合,中学期间,家长一般都会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及生活状况。一进大学校门,大部分家长放松了对孩子学业的关注。其实,上大学不代表孩子就成熟了,不能一下子撒手不管。

  李宏波真诚地对记者说:我非常希望你们的这篇报道能够对逃课的学生有所帮助。我们也很愿意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回归课堂。他们逃课,逃掉了知识,也逃掉了未来。国家的未来掌握在青年手里,年轻人要知道如何肩负起这个重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