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种题解

发布日期:2011-05-06 10:56:26.0 信息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数: 作者:jsj

 

    自从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以来,从一般意义上谈学习的居多,而专门对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科学内涵和命题原理予以深究探索的却很少。在实践层面,花样翻新的背后更多的是简单的重复,少有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这种困境,很大程度上是与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在理论上阐释和支撑不足以及创新和引领乏力分不开的。说到底,人们普遍地在接受这个概念和开展这项活动的时候,其实对它的科学内涵和命题原理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因此,在实践中充满着经验主义、拿来主义、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好的风气,以至于可能会窒息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生机和活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提出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种题解,以期引出更多的理性思考。
  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意义即理论创新的价值,笔者在《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理论创新价值》一文已有专门的阐述。核心观点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属于党的建设的范畴。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命题是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所作的新的思考和回答。在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问题上提出,在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样,党建目标进一步丰富,把学习作为党组织建设的主要特征。在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提出,从学习出发,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有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抓手,也就是要通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这样一个有利契机和有效载体,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这就是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的价值取向和历史使命所在。
  从上述对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的理论创新价值的分析,可以直接推导出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在党建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题解而言,还是属于外围的分析。而直接的破题还需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概念入手深入解读。从目前的解读来看,大家普遍地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学习型中的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有价值的共识。这是应该肯定的。笔者在《学习学习型的内涵及区别》一文也有这样的阐述。该文就指出,从学习学习型的变化表明学习将在全党定型或成型。学习在全党成型,当然就是我们党的一个显著特征,自然也是整体性的、长期性以及规范性、权威性的要求了。而实际上,更深刻的意义在于,这也表明我们党已经从领袖提倡学习转向全党自觉学习这样一个阶段,这也是党的建设制度化、科学化进程中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不过现在看来,这也只是指明了方向和迈出的第一步,还需要更深入、更具体地去探讨和把握,以期更接近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命题原理。
  那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这个概念究竟该如何理解呢?笔者认为,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形势任务下,我们党应该采取怎样一种制度化的手段去科学有效地组织和推动全党的学习。可以说,学习型中的就体现在全党学习的制度化、组织化、科学化和实效性上。具体来说,制度化、组织化考量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科学化考量的是之优劣好坏的问题;实效性考量的是能否成的问题。进一步说,学习的组织模式(即组织化程度或效率和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决定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成效。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地方和同志强调创新学习模式的方向是对的,而且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实际上,考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概念的学科来源,对于搞清楚它的科学内涵也是大有裨益的,表现为可以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笔者在《学习型概念的两个学科来源》一文中就有这样的尝试。据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获悉,学习型一词有两个重要来源,分属两个不同学科。一个是组织学(或管理学),代表人物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佛瑞斯特教授和他的学生彼得·圣吉,概念取自学习型组织 另一个是教育学,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概念取自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后来又发展成学习型社会。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的一致性和共同点在于,都强调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而区别则在于,学习化社会强调的一种趋势和一个过程,学习型社会强调的是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或可以推广开来的模式。
  对于第一个学科来源,理论根据在于组织的结构设计(即组织的架构)。就相当于我们古代军队打仗抑或是篮球、足球等列队比赛讲究排兵布阵一样。高效的管理是建在组织科学架构之上的。这对于我们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启示在于,应该着力调整和优化学习的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流程,比如层级式、小组式等,考虑如何排列组合更利于团队和个人学习。这是看得见的一种结构布局。还有就是一种看不见的结构布局,即学习模式的创新(包括学习理念),这是一种学习配合上的默契,更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对于第二种学科来源,理论根据在于对学习主体、教育对象即对人的全面发展给予关注和帮助。就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以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从本质上讲,这也体现或渗透着人本身的社会化问题,即对要学习的知识、理论和社会的主流价值等的认知、认同。这对于我们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启示在于,不能一味地灌输,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大家。而且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要有包容心,不能搞整齐划一、千篇一律,抹杀个性。再者就是要贯彻群众路线,充分调动和激发每个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多样中求统一,把每个人学习的特点连接起来就是学习的状。
  最后要说一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是为学习而学习,也不是要另起炉灶、单搞一套。必须与工作结合起来,也就是大家讲的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现在的问题是,多数是停留在这样一种口号的宣传上,而难以变成实际的行动。这就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状况。以工作为中心,把从事的不同工作做一个严格的纵向和横向之比较,从中确定学习的方向和内容。即使同样的工作,也要提升标准、提高效率,找到差距,以此引导有的放矢的学习,并以此为据来检验和考核学习的成效。这样才能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立在一个务实的基点之上。同时,还要有统一全盘的规划设计,要有定期不定期严格的督导考核,要有正确有力的奖惩机制所体现的导向作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不能豁免,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正像一个人,只有头脑和手足共同努力、协调一致,才能走得更稳、更快、更远。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也是如此,只有把组织的优势、制度的优势以及每个成员的优势发挥出来,形成一定的默契,才能变成和壮大学习的优势、发展的优势。